一、产业概况与核心数据
产业规模:
2024年新塘镇茶叶年产量3100吨,产值7.1亿元;茶苗年产量2000万株,产值1.5亿元,成为镇域支柱产业。
核心产区覆盖顶厝村等10个行政村,形成“种植-加工-销售”全链条体系。
特色定位:
以“茶叶强镇、绿色发展”为目标,聚焦凤凰单丛茶(鸭屎香、黄枝香等)及茶苗培育,打造全国最大潮州单丛茶茶苗基地。
二、提质增效关键举措分析
(一)夯实基础建设,破解运输与规模化瓶颈
道路改造:拓宽9公里机耕路,降低茶叶运输损耗,提升茶园机械化作业水平。
生态转型:通过茶园生态改造(如顶厝村300亩生态茶园),提升茶叶品质与溢价能力(茶农反馈价格上升)。
(二)人才培育赋能全产业链升级
培训体系:依托镇委党校与茶业协会,2024年开展4场技能培训(覆盖300人次),内容涵盖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。
技术推广:设立“茶园课堂”,田间实操教学,解决传统制茶工艺标准化难题(案例:茶农林名喜品质提升带动市场认可)。
(三)三产融合拓展产业价值
茶旅融合:
顶厝村打造“红色文化+绿色生态”茶文旅景观带,开发环村生态旅游线路。
新楼村通过“线下景点+线上电商”模式,销售“中潮情”单丛茶副食品(销售额75万元,村集体增收16万元)。
科技与文化赋能:
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单丛茶茶苗种库,溯源40个优质品种,推动茶苗产业规范化。
深坑老丛水仙茶制作技艺申遗成功,强化文化IP;组织茶企参与国际茶博会,提升品牌曝光。
三、挑战与建议
现存挑战:
产业链下游附加值待挖掘(如深加工产品开发不足)。
品牌影响力仍局限于区域市场,需突破同质化竞争。
发展建议:
延伸产业链:推动茶叶精深加工(茶食品、茶保健品),对接科研机构研发高附加值产品。
数字营销:强化“新塘茶叶”地理标志保护,利用直播电商与跨境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。
政策协同:争取省级“一村一品”资金支持,完善冷链物流等配套,降低电商运营成本。
四、结论
新塘镇通过“基建+人才+融合”组合拳,实现了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、品牌化、多元化的转型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提供了可复制的乡村产业振兴样本。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与文化输出,构建更具韧性的茶产业生态体系。









